分节阅读 393(2/2)
要知道,他是秦家的供奉,维护主家的面子,那是必须的,所以他硬着头皮发话,“你也是天祝的好朋友,怎么能冒犯秦家的贵客呢”
“贵客吗”李永生不屑地一笑,“他对天祝可不怎么客气,还冒犯了我的同伴,略施薄惩,已经是很便宜他了。”
公孙家的初阶真人听到这话,心里已经明白,自己该怎么做了,“那只是你家的贵客,还没资格来冒犯我。”
胡供奉的眉头微微一皱,不过,对方是初阶真人,他还真不好随便发作,只能抬手一拱,客客气气地发话,“不知道这位真人,来自于何处何事来秦家”
“辽西公孙,”公孙家的真人淡淡地回答,“至于我何事来秦家,没必要向你解释。”
“辽西公孙”胡供奉听得倒吸一口凉气,“隐世家族”
他是灵修,出身平凡,只是偶然间得了机缘,才能修行到现在的地步,因为一直没找到悟真机缘,所以才来秦家做个供奉,图的是什么时候能接触一下道宫的人。
因为在江湖上浪迹多年,他对英雄谱背得很熟,猛地听说眼前的人,是辽西公孙,真的是异常震撼。
其实不说隐世家族什么的,只说公孙家的前缀,那是辽西
秦家也算家族,但是前缀是北关七幻城的北关。
只是这前缀的区别,就能说明这两个家族之间,相差了多少。
“你知道就好,”公孙家的真人面无表情地回答,“既然是李大师的朋友,我也不找你麻烦,但是这司修对我不敬,对你家也不敬我不该出手惩治吗”
胡供奉傻眼了,要让他自己说的话,这中阶司修是罪有应得你活腻歪了,敢跟隐世家族呲牙咧嘴
更别说这辽西公孙,在隐世家族里,也是相当强势的。
但是他还真的不能说,因为被收拾的这位,也是秦家惹不起的,而他仅仅是供奉,就算身份比客卿要高一些,但说来说去,也不过是秦家的高级打手罢了,不能替秦家做主。
就在这时,那雍容的中年妇人发话了,脸上竟然带了一丝惊喜,“你们是法院叶院长家的亲戚,那个辽西公孙”
初阶真人的脸一黑,“我家确实有人,嫁到叶院长家了,不过这可不是说,你就有资格冒犯我公孙家。”
“好吧,”中年妇人听他这么回答,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不认又怎么样李家虽然强势,却还惹不起公孙家族。
于是她面无表情地发话,“总是不打不相识,我家也娶了叶家的女儿,此次前来,是跟秦家说亲的,其实都不是外人。”
“说亲”李永生狐疑地看秦天祝一眼,怎么看,这货也不像是要结婚的样子,反倒是被人强逼着娶亲的架势,“你要成亲了”
“这个咳咳,”秦天祝干咳两声,难得地脸上一红。
不过,既然知道李永生的伴当是辽西公孙家族,他心里的石头也落了地,少不得抬手向四下一拱,大声发话,“诸位叔伯兄弟,我有同窗来看我了,是一场误会,都散了吧。”
秦家人闻言,纷纷地退后,不过还真没几个人离开,反倒上下打量着李永生一行人。
知道辽西公孙是什么人物的,真的不多,但是大家耳朵又不聋,“隐世家族”四个字,总能听得清楚。
而对于北关秦家来说,隐世家族是他们最终的奋斗目标,不过想达到这个目标,在一两代人之内,还是比较渺茫的。
眼下竟然有隐世家族的子弟出现,还是自家子弟的朋友,大家当然要围观一下,眼神里也满是惊讶、艳羡以及些微的嫉妒。
第五百八十二章 奇葩的逼婚
面对族人的围观,秦天祝再次发话,“走吧,永生,有事咱们出去聊。”
然后,他看那中年妇人一眼,“李姨,我跟朋友出去了,有事回头再说。”
李姨的脸沉了下来,“想走那你走好了,不过,辽西公孙能在博灵待一辈子吗”
“咦,”公孙家的人不干了,“你这话啥意思”
中年妇女的话,还真没别的意思,就是心里一口气儿不顺。
眼见公孙家又要翻脸,她也知道自己不该图一时口快,于是不做声了。
秦天祝见状,马上小跑了出来,仿佛身后有一只老虎在追一般。
然后他就带着李永生一行人,一路来到了西关附近的竹园,“这里的风景不错,也有茶坊和唱小曲儿的,诸位前辈可以适当歇息片刻,七幻城的好玩去处,要到夜里了。”
“我哪管你那些,”初阶真人笑着发话,“有瘦马吗先给我家四长老来两只。”
“瘦马没有,广陵才产那玩意儿,”秦天祝露出一个笑容,里面的意味,是个男人都知道,“我们博灵只产大马。”
“大马也行,”有公孙家的子弟哄笑,“四长老那身板,瘦马可经不起折腾。”
“素质,注意素质,”公孙未明假巴意思地干咳一声,一本正经地发话,“四长老是惜花之人,哪里像你们这班愣小子,只知道牛嚼牡丹”
“四长老不嚼牡丹,大枪只挑带露花蕊,”有人高声怪叫着。
“这却是你们不懂了,岂不闻露滴牡丹开”又有人高声附和。
“这帮小子,”公孙未明哭笑不得地摇摇头,“敢情在船上两个月,都憋坏了啊。”
秦天祝看得却是暗暗摇头,不愧是北地汉子,这豪放程度不太像隐世家族的长老。
不过这些都是小事,汽车人是个自视奇高的家伙,但终究是少年,也喜欢这些花间趣事,对其中关节极为熟悉,一声吩咐之下,就有人招呼来了美貌女娘歌舞。
公孙家的子弟见惯了北地佳丽,这南边温婉的如水美人,也是令他们大饱眼福。
李永生却是坐下秦天祝旁边,问起了他家里的事情。
汽车人很无奈地表示,自己是被人坑了。
他现在是在巡荐房挂职,当然,他跟李永生不一样,不能一年也不去一次,虽然他心向道宫,但是该做人嘛,该走的场面还是要走一下。
结果有一次,他被巡荐副使李鸯看到了,李副使跟他亲切地交谈了几句,待得知他出身于北关秦家,就欣喜地问他,你可知道,有个李天义曾经住在北关
李天义秦连成表示说,自己很熟啊,他女儿朵儿,小时候整天跟在自己屁股后面混呢,不过后来李家婶子过世,李天义就带着朵儿离开了。
那可是我李家之人,李副使直言,李天义是不服从父母的指派,逃婚了,娶了一个平民丫头,后来他老婆死了,他一个大男人家,照顾不了女儿,才带着朵儿返家。
紧接着,副使大人又感慨了一下,说年少轻狂总是不好,然后猛地问他,你是否婚配了
秦天祝一听,这路数有点邪乎,就说我还年轻,见真之前不会考虑个人问题。
李副使很和蔼地表示,我也就是一问,不过,就算你暂时不考虑个人问题,提前做一些准备,总不是坏事。
秦天祝一听,也是这个理儿啊,而且李副使是他的顶头上司,又有巡荐大权,真要肯提携他的话,也能成为他在仕途上的有力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