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章 薪火相传(1/2)
邺城地宫的青铜齿轮发出悠长的嗡鸣,张合扶着量天尺的手微微颤抖。老卒王五蹲在地上,用衣角擦拭着尺身刻痕:”将军,这'景元二年'的铭文...是咱们陛下新刻的?\"
\"是墨家两千年前就留下的预言。\"张合的指尖划过尺尾的黍穗纹,\"你看这粒谷穗的刻法——\"他突然用力一按,青铜谷粒竟弹出一截暗格,\"和洛阳新铸的曲辕犁卡榫一模一样。\"
王五凑近细看时,地宫深处传来江水轰鸣。几个年轻士卒慌张跑来:”将军!洛水倒灌进地宫了!\"张合却大笑起来,将量天尺插入水渠:\"慌什么?这是墨家设计的水耕道!\"湍急的江水顺着青铜沟渠分流,竟在众人脚下汇成\"民为天\"三个水字。
洛阳南宫的晨雾还未散尽,孙嬬端着药盏立在廊下。贾诩的咳嗽声从暖阁传出,混着刘协沙哑的嗓音:\"...告诉子龙,白马义从的屯田要按墨家'三沟法'开垦。\"
\"陛下,该用药了。\"孙嬬掀帘而入,恰见刘协用匕首在掌心刻划着什么。血珠顺着指缝滴在《禹贡山川图》上,将\"虎牢关\"染成暗红。
刘协不动声色地收手:\"孙姑娘可还记得,当年在越侯府地窖...\"他突然剧烈咳嗽,帕子上的血渍已呈乌黑,\"你说要取朕性命?\"
药盏在案几上磕出轻响。孙嬬的睫毛颤了颤:\"陛下若再不歇息,不必等刺客动手。\"她突然抓起刘协的手腕,三道旧疤在掌心交错成卦象,\"昨夜大谁长占星,紫微晦暗...\"
\"所以你就割腕取血,替朕续命?\"刘协反手扣住她的脉门,袖中滑落的药瓶上还沾着干涸的血迹,\"墨家的'血引术',是要用命换命的。\"
晨光穿透窗纸,将两人的影子投在《山河社稷图》上。孙嬬忽然轻笑:\"陛下当年留我一命,不就是为了今日?\"她的指尖拂过刘协掌心疤痕,\"阴皇后在地宫留下的,可不只是机关。\"
益州江神庙的废墟上,刘循正与老祭司对弈。青铜棋盘刻着岷江水道图,黑子白子皆是新铸的景元通宝。\"刺史这步'引水灌渠',怕是要冲了江神祭坛。\"老祭司的白子落在\"飞沙堰\"方位。
\"江神早该换个当法。\"刘循的黑子突然截断水脉,\"您看这新式闸门——\"他指向江心旋转的青铜齿轮,\"墨家叫'定水枢',百姓称'活龙王'。\"对岸突然传来欢呼,分流的江水正将鱼群赶入新修的渔场。
老祭司的指尖摩挲着棋子上的\"景元\"二字:\"当年李冰铸铁牛镇水,刺史如今铸铁牛耕田,倒是更合天道。\"他突然掀翻棋盘,铜钱滚落处竟拼出墨家符咒,\"少公子可知,这江神庙的地基下埋着什么?\"
惊雷劈开江雾,废墟下的青铜板露出字迹:\"始皇三十六年,墨者改镇水兽为耧车。\"
虎牢关外的焦土已生出嫩绿。甘宁蹲在地裂旁,用袁绍的金盔舀起一捧黑油:\"这玩意烧起来比柴禾带劲!\"他身后的降卒正在组装巨型耧车,车辕上刻着\"玄甲改制\"。
”将军!\"斥候策马奔来,\"在袁绍的残帐里找到这个!\"展开的绢布上绘着黄天教祭坛,阵眼处的青铜鼎竟与邺城地宫那尊形制相同。甘宁的独眼眯起:\"鼎耳上的裂纹...和孙姑娘那柄匕首的缺口对得上!\"
他突然将黑油泼向焦土,火折子划过的瞬间,烈焰沿着地脉纹路烧出八卦图形:\"速报陛下!张角的余孽在借地火...\"话音未落,地面剧烈震动,燃烧的黑油突然汇聚成火龙卷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