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八十九章 移交(2/2)
癞子并没有死皮赖脸地继续自荐,一则他确实忙碌,二则他知道武安伯的身份,无故不会随意离开京城,说不定有什么不能公之于众的使命,他跟着就不合适了。
癞子猜的没错,顾四确实不是无故来这闲逛的。
大荆与漠北签订盟约,其中一条是互相交换两国战俘。
这战俘可不光包括打仗收押的俘虏,还包含双方的探子细作。
顾四作为鹰扬的首领,定是要来走这一遭的,毕竟被漠北抓的探子里,还有葛占元呢。
李素商握了握顾四的手,这次出来,她是知道顾四有任务的:“你去吧,不是说今天午时开始,别误了时辰。”
顾四点点头,捏了捏李素商的脸蛋,又转而捏了一把小平安的小手:“平安今天别闹你娘啊,爹出去一会就回来,回来给平安烤兔子吃。”
小平安滋着没几颗牙的嘴发出一阵听不懂的笑,口水流了一脸,也不知是不是听懂了。
李素商笑道:“快去吧。”
顾四仍然不舍:“我先把你们娘俩送回驿馆。”
李素商道:“我还要再逛一会呢,再说了,有什么事还有三哥在呢。”
顾三作为互市监督使,第一天开市,自然也是在场的。
顾四知道,李素商不会出什么危险,而且交换战俘确实是大事,不容轻忽,只能强忍着不舍,又捏了捏李素商的手,道:“那我走啦?”
“去吧。”李素商含笑目送他。
顾四一步三回头,回到驿馆,同使者亲兵一同奔赴两国约好的边境处。
互市再往西行三里,城墙渐渐颓圮,再远处便是连接两国的铎木河,天空辽阔而深邃,一望无际的草原在微风的吹拂下,波浪般起伏,偶尔点缀着几丛顽强生长的灌木。
太阳在头顶上高悬,炙烤着大地,走近些能看出被热风扭曲的空气。
两国的使者站在最前方,身后各自率领着本国的官员和俘虏,而两方人之间树立着一个日晷,太阳照射其上的影子已经快要挪到中点,双方沉默地看着日晷,心照不宣地等待着。
战俘们就站在交换区的边缘,他们的身影显得疲惫而憔悴。长时间的囚禁和艰苦的劳作在他们的外表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。
他们的衣服破烂不堪,沾满了泥土和血迹,有的已经难以辨认出原本的颜色。皮肤被风吹日晒变得黝黑,脸上布满了尘土和汗水的痕迹。他们的头发蓬乱,胡须杂乱无章,眼中布满了血丝,显露出深深的疲惫,有的站立不稳,拄着着拐杖或依靠着同伴的肩膀。
一些战俘的身上还带着未愈的伤痕,绷带缠绕在他们的胳膊或腿上,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醒目。
可他们的眼神中不复麻木,只剩下一派轻松,毕竟,谁都知道,他们要自由了。
终于,当时光的影子转动,日晷的指针与正中的时刻重合,双方礼官均不约而同地敲响了锣鼓:“午时已至——壮士们,该回家了!”
两方使者交接文书,盖章封印。
双方的战俘才不可置信地开始交换位置。
最开始只有两三个人小心翼翼地试探着往本国的方向走两步,可是渐渐地,走动的人越来越多,速度越来越快,到后来,慢慢变成奔跑,仿佛再也不能忍受自己在异国一分一秒,要迫不及待地回家。
在跨过边界的那一刻,有人忽然停下,跪地痛哭:“啊——娘啊——儿回来啦——”
哭声凄厉嘶哑,如同冬日的寒鸦,又仿佛是地狱爬回来的恶鬼,终于重见了天日。
这一声哭喊仿佛一个信号,引得不少人共感,哭声震天。
此刻,不论是大荆还是漠北的俘虏,都在此刻拥有了同样的心情,同一个念头,那就是回家!
一旁的使者和士卒中有人眼中闪烁着泪光,有的则紧握着拳头,试图压抑内心的激动。
顾四和突骑的莫小将军并肩坐于马上,远远地看着这一幕。
莫小将军是专门为押送和接收战俘而来。
见状向顾四点点头,向前几步,叫身后亲兵:“让人都上车吧,回城请几个大夫看看。”
这些俘虏饥寒交迫,浑身并没有什么力气,他们的手脚也因为长时间的束缚而显得异常肿胀,步履蹒跚,每一步都显得异常艰难。
为此莫小将军找人租了不少辆板车,以防无法赶路。
顾四看着前方,下马向前迎了几步,战俘中有一队人与其他人格格不入,每个人都遍体鳞伤,几个人搀扶着中间那人,说是搀扶,不如说是托,他几乎无法行走,透过层层纱布还能看出隐隐渗出的血迹。
那人叫人搀扶着走到了顾四面前,抬头看看顾四,干裂的嘴唇艰难地扯出一个笑:“头儿,我办事不利,给咱鹰扬丢人了。”
这人竟然是被俘的葛占元,他是情报头子,漠北抓到了他自然会严加审讯。
顾四心中已经有了准备,但喉咙还是哽了一下,他接过葛占元,半扶半抱地往前走:“不丢人,该完成的任务你们都完成了。”
葛占元笑笑:“这下他们几个该嘲笑我了。”
顾四道:“他们要是嘲笑你,等你伤养好了,我特许你教训他们。”
葛占元闻言嘿嘿一笑:“好!头儿,这可是你说的。”
顾四将他带上早备好的马车中,期间葛占元不时扯动伤口,“嘶”个不停。
“嘶——头儿,你老实说,是不是看我哪不顺眼,今天一起报复了?”
“话这么多,我看你还是伤的不重。”顾四虽然嘴上不饶,动作却轻了不少。
“走,老葛,我带你们回家,老小儿他们都在京中等着给你接风呢。”
大荆与漠北的两队人马从泾渭分明,再到交汇,而后分开,车马粼粼,各自驶向各自的国度。
历史的车轮裹挟着人们禹禹前行,只是身处其中的谁都不知道,从那以后,大荆正式进入盛世,史称开元之治。
正文完。